非小号app对话绿色金融!专家学者齐聚贵阳 聚焦生物多样
央广网贵阳7月5日消息(记者杨贇)7月5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构建和资源调动”分论坛在贵阳举行,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绿色金融政策和工具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本次论坛探讨绿色金融框架下的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构建和资源调动,发挥金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和挑战。
近年来,贵州持续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积极探索以绿色金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将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贵州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省委金融办主任、省委金融工委书记吴强致辞时表示:“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交流互动和思想碰撞,此次论坛一定能够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丰硕成果。”他提出倡议: 一是更宽视野健全绿色金融体系;二是更大力度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三是更实举措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四是更深层次拓展区域与国际合作。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女士(Beate Trankmann)则在会上阐述了当前全球自然危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巨大挑战,她希望通过创新金融工具以及应用数字技术等路径,为探索推动全球构建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她表示:“ 我们期待在座嘉宾以及在中国和其他地区的所有人共同合作,去确保我们共同的未来、共同的地球家园,能够受到很好的保护。”
进入主旨演讲环节,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等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依次进行了“生物多样性保险的理论与实践”“金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及措施”“生物多样性债券发行及运用”等的精彩分享,涉及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实践、行业探索、国际借鉴等,为提升金融服务生物多样性保护质效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会上还发布了一系列成果。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发布《贵州省绿色金融发展报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BIOFIN工作手册2024—为自然融资》;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发布金融机构生物多样性金融政策和产品;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生物多样性保险产品。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凝聚。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专家学者围绕创新的融资模式和各国的绿色金融进行了经验分享。紧接着的嘉宾讨论环节则更具思辨性与互动性,5位专家围绕主题展开深度对话,开启交锋与共识并存的思维碰撞,为在场嘉宾带来诸多启发。
猜你喜欢
- 06-13非小号临商银行开展普及金融知
- 07-12非小号区块链赋能绿色低碳供应
- 06-02非小号黑龙江跨境金融服务平台
- 04-06非小号金融_财经_中国网
- 05-20非小号浙江省委金融办原副主任
- 06-04非小号做好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
- 06-23非小号金融赋能“小店”向“百
- 06-13非小号武汉区块链知识产权保护
- 05-21非小号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1